Refine search
Results 1-2 of 2
Taqman探针荧光PCR法检测熊源性成分
2017
邵建宏 罗宝正 薄清如 赵福振 帖丽莎 徐海聂 廖秀云 彭玉芬 陈 敬
为了对熊源性成分进行有效鉴定,本研究根据熊科动物线粒体DNA(mtDNA)序列,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Primer Express 3.0设计了一套特异性引物、探针,用以建立Taqman探针荧光PCR检测熊源性成分的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特异性强,15份熊属动物组织样品均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20份阴性对照动物样品均未出现扩增曲线; 方法灵敏度高,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数量级的重组质粒DNA,对熊胆粉稀释10<sup>6</sup>倍后,仍可扩增出熊DNA; 方法稳定性好,对相同的样品在不同时间进行2次重复检测,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88%、1.13%,批间变异系数为1.38%。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熊属动物组织及其加工品中的熊源性成分的检测。
Show more [+] Less [-]气候变化对水鸟的影响及其应对
2017
李天芳 马志龙 王 强 刘化金 唐冬艳 王 莹 周学红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水鸟的分布、迁徙、繁殖等在全球范围内变化显著,但是水鸟做出的快速性改变还不能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在气温升高、降水改变以及极端气候的作用下,湿地丧失、破碎、干旱、洪水等不利条件严重影响了鸟类物候以及种间关系。另外,鸟类也是细菌、病毒的载体,其分布、迁徙的改变使得鸟类之间、鸟类与人类之间疾病传染的风险逐渐增加,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加强气候变化对水鸟影响的研究。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长期的、大范围的水鸟生活史数据,这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发动观鸟爱好者开展调查,以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而专业人员应做调查方案设计、数据处理等工作; 另一方面利用无线电、GPS等技术对鸟类进行追踪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管理策略提供支持。
Show more [+] Less [-]